近日,由廣東鉑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獨立完成的“金屬加工液潤滑性能測試裝置”項目,順利通過了由交鐵科技評價中心(成都)有限公司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價專家委員會是由四川大學李翔龍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張則強教授、中南大學周海濤教授、中國礦業大學陳薦教授、西華大學靳斌教授、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秘書長黃寧秋女士等7名資深專家組成。
評價委員會專家先后聽取了“金屬加工液潤滑性能測試裝置”項目的工作報告及技術報告,審閱了相關附件證明材料,經質詢、答疑和充分討論,評價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在金屬加工油液潤滑性能測試領域的同類成果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且同意通過科技成果評價評審。
金屬加工油液是機加工行業不可缺少的潤滑介質,是保證金屬加工產品質量、減少刀具磨損、降低功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其潤滑冷卻性能評定儀器和方法的研究因成分復雜,行業一直處于摸索狀態。我國模擬試驗和臺架試驗設備、種類和方法缺乏,目前行業內比較通用的“攻絲扭矩法”是來自美國的FALEX,和德國的Micro tap,這兩款設備,但是價格昂貴,嚴重阻礙了國內金屬加工行業的技術發展。為提高國內金屬加工油液的品質,需要一種全方位的測試設備與方法,來評定金屬加工油液潤滑性(動力潤滑、邊際潤滑、擠壓潤滑)。
為此,我公司廣東鉑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在金屬加工液行業10多年的技術積累,在市場和公司技術發展需要的雙重驅動下,立項研發了一種金屬加工液潤滑性能測試裝置,即“攻絲扭矩測試機臺和測試系統”,能夠在穩定的溫度、材料、刀刃環境下,利用高精度的數據收集系統,收集絲錐在測試板上不同的力值,然后通過智能數據分析軟件,計算出不同的金屬加工油液在同等條件下的數據差異,從而可以別區不同材料、產品的潤滑、冷卻效果,從而能夠被廣泛應用在油液配方的研發、產品擇優選擇、優化產品成本上,是院校、研究所、金屬加工潤滑油行業、材料研發商、檢測單位、試驗室以及生產車間不可缺少的檢測設備之一。
“金屬加工液潤滑性能測試裝置”項目獲得了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加持,項目產品自發售以來,在富蘭克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陜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和名企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用戶反饋項目產品所測試數據具有準確性高、重復性好、可靠性強等優點,滿足了用戶的相關需求。
本次廣東鉑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 “金屬加工液潤滑性能測試裝置”項目獲得專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高度評價,不僅是對研發團隊“勇于攀登、敢于創新”精神的充分肯定,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顯著標志,為今后持續鞏固提升行業話語權和市場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產品保障。